头上鼓包1966年宜宾就有这种公交
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
其中公共交通
可以说是城市交通客流运送的大动脉
在宜宾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公交也经历着有趣的变化历程……
年9月,宜宾市公共汽车公司正式成立
那时候的公交车,宜宾的年轻一代见到多半会大感惊奇,因为它的造型很是“奇葩”。
头顶一个大气包,看上去憨憨傻傻,被形象地称作——“气包车”。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石油极度匮乏,想到用天然气当公交车的燃料,“气包车”应运而生。
“气包车”真正的名称叫做“常压燃气车”,是一种将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原始天然气或者瓦斯气充装到车辆顶部,代替汽油作为燃料的汽车。
注:天然气虽然经济性高,但汽油机改烧天然气以后功率会下降30%左右,公交车对动力要求相对货车较低,所以“气包车”大多只用于公交车。
当时全国的“气包车”99%都集中在四川地区,尤其是川南。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气包车”续驶里程短,动力不足的缺点越来越突出,四川地区的“气包车”陆续退出历史舞台。
年9月,全国最后一辆“气包车”在宜宾市的珙县退役,“气包车”时代彻底结束。
取而代之的是新能源汽车。
年10月30日,位于岷江新区的“中央公园充电站”正式投运,该充电站可同时满足40个电动汽车同时充电,是目前宜宾已建成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站。
今年12月底前,翠屏区还将陆续建成投运3个充电站,公交将迎来“电动”时代。
车型变化,售票方式也发生了改变……
遥想零几年的时候,宜宾的公交还是由售票员收费。
直到年,1路和10路试点运行全市公交改革及“一票制”,公交安装语音报站系统提醒乘客下站,用自动投币机收取乘车费用。
“售票员”集体“下车”,公交收费进入自动化时代。
目前,公交已衍生出了更多的收费方式,可以刷卡、扫码、投币,选择投币支付的人已经逐渐变得稀少。
年轻人和中年人一般用掌上公交扫码,八折优惠,手机一扫就可以乘车,简单快捷。
初高中学生和老年人则使用公交卡的情况较多。
“滴,学生卡。”
“滴,老年卡。”
公交费学生卡五折、老年卡全免,出行方便又实惠。
不仅支付方式变得多样,宜宾公交还进化出了一项让十年前等车人羡慕嫉妒的“超能力”。
那就是——实时查看公交到站情况。
掌上公交与电子站牌
掌上公交清楚地记录了公交发车时间和运行路线及过程,在掌上公交或者电子站牌,能轻松查看。
在寒风或是烈日中等待公交的过程,似乎也变得没那么焦急~
除开公交汽车,宜宾还开通了对标地铁的智轨
宜宾智轨T1线在年12月5日举行全球首发仪式,并全线载客试运行,同年12月31日开始收费试运营。
注:宜宾智轨T1线是全球第一条智轨商业运营线路,全线长17.7公里,从临港经开区,经长江大桥、南岸城区,到成贵高铁宜宾西站。
宜宾智轨T1线自运营以来,做到了“准时、快捷、安全、舒适”。
注:据相关公司测试,宜宾智轨T1线全线17.7公里的运营时间约38分钟,比一般家用汽车快约20分钟。
虽然当下宜宾智轨仅运行有一条T1线路及其支线,但在未来规划中,七条遍及宜宾主城区,甚至包含柏溪、南溪等区域的线路。
宜宾的城市公交
装载乘客驶过悠长岁月
开向更美好的未来
来源:爱宜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8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