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打响污染防治十大攻坚战7月起实
近日,成都正式下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吹响污染防治攻坚战冲锋号。其中提出,将强力实施污染防治“十大攻坚战”,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部署打好十场标志性重大战役,持续深入推进成都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落地见效。
“十大攻坚战”将涉及哪些领域、接下来将有哪些措施推出?红星新闻记者一一梳理。
蓝天
今年7月起实施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
打赢“蓝天保卫战”,向来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这次出台的《实施意见》同样将打赢蓝天保卫战放在了首位,聚焦工业、机动车、扬尘三大污染源,全方位全时段强化防治措施。同时,瞄准“治气”的还有“散乱污”整治攻坚战,将着力消除“黑色增长”。
在工业减排方面,全面实施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年底前基本完成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治理。重点行业超低排放升级改造,将禁止新建燃煤和生物质锅炉,加快实现燃煤锅炉(火电锅炉除外)清零,全面推进全市在用老旧燃气锅炉完成低氮燃烧改造或“气改电”。建立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源排放清单,限制重点园区使用高排放工艺,提升油气回收设施运行质量。目标是到年,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较年下降6%。
在机动车污染源管控方面,中心城区建成区将到年实现公交车全部新能源化,依法查处无证无照加油站点,全面供应符合国六标准的车用汽柴油,今年7月1日起实施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
强化工地扬尘控制,明年成都高新区、成都天府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0%以上,其他市辖区建成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75%以上,郊区新城建成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65%以上。
此外,成都还将开展大气重污染成因等科技攻坚,推广源头治理、监测管控、空域干预等技术项目。基于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强化市域协同及成都平原经济区联防联控。
↑成都雪山蓝天
绿水
今年完成建成区外共段黑臭水体治理
在“十大攻坚战”中,围绕治水的有两项,分别为“碧水保卫战”和“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问题整治攻坚战”。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实施方案》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将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严禁污水直排,修复水体生态,高标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同时,深入推进岷江、沱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加快推进锦江水生态治理和沿江综合整治、美化、亮化工程,对清白江、江安河、鹿溪河、新津南河、毗河、蒲江河、沱江干流、西江河、绛溪河实行挂牌整治,突出治理总磷超标,全面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
按照部署,到年,纳入国家、省考核的地表水断面水质全部达到考核要求,锦江、金马河、沱江干流及重点支流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以市民满意度为根本衡量依据,实施黑臭水体销号管理,年完成建成区外共段黑臭水体治理,到年,全市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守住饮用水水质安全生命线,成都将推进保护区内违法违规行为清零,今年年底前完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改。削减准保护区或上游影响区污染物排放量,完成保护区封闭隔离及水源地水质自动预警。取缔水质超标、水量不足、风险较高且已停止使用的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到年,县级以上、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分别达到%和90%以上,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立、治”完成率达95%。
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息息相关关的“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则杜绝垃圾、污水“上山下乡”,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湖长制管理,到年,99%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20户以上农村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60%。
↑图源新华网体育
治堵
推进大都市区铁路公交化运营建设城市智慧交通云脑
“科学治堵攻坚战”和“全域增绿攻坚战”则会让城市更宜居宜业。成都提出,将综合施策治理拥堵城市病,提升绿色出行便捷度和宜居宜业舒适度。
一方面,将推动轨道交通加速加密成网,推进大都市区和市域铁路公交化运营,建设与多制式轨道交通匹配的“快、干、支、微”公交线网,依托“两网多线”慢行体系提升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空间连续性和舒适性。到年,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公里以上,中心城区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50%。
另一方面,成都将建设城市智慧交通云脑,完善公众出行信息服务平台,打造重点区域“绿波带”。
到年,将建成区交通信号联网控制交叉口占比达到75%以上,主要路口通行效率提升10%。同时,将加强多元化停车供给,推广智慧停车平台,实施停车设施错时共享。
↑动车奔驰在成灌铁路上(图源东方IC)
增绿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有望明年初步建成
而为了打好“全域增绿攻坚战”,成都将多层次营造城乡绿地,提升绿地系统生态品质,将大规模绿化全川成都行动引向深入。按照部署,成都将新建一批综合性公园、湿地公园、郊野公园、小游园、微绿地,构建完善五级城市绿化体系。预计到年,完成中心城区“宜居水岸”工程全部82条、公里水系两岸滨水绿化建设。
依托锦江景观轴、三环路绿化带、环城生态区,成都还将打造天府绿道先行示范区,加快构建完善的天府绿道体系。
到年,完成锦江景观轴、环城生态区绿道建设,建设森林绿道、康养步道公里,初步建成功能结构合理、景观质量明显提升、基础设施配套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全市森林蓄积量达万立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40%,绿化覆盖率达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
↑成都绿道
基础设施
力争到年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0亿元
为着力弥补环保基础设施处置能力缺口,“十大攻坚战”还重点瞄准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将加快推动新建污水处理厂规划选址,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扩能提标。
预计到年,新增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万吨/日以上,提标改造污水处理能力万吨/日以上,新增污水管网公里以上,改造老旧、合流制管网公里以上。
自年1月1日起,工业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接纳工业废水比例不高于30%且处理规模不低于0立方米/日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全部达到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产业
力争年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千亿
在环保产业发展方面,成都将大力发展先进环保装备制造业、环境服务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力争到年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0亿元,成为全市战略新兴支柱产业之一。具体而言:
将以淮州新城为重点,建设国家节能环保产业园,发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生活垃圾、污泥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及设备。以高新、锦江、青羊环保服务业园区为重点,做大做强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在线监测、生态环境规划等行业,发展生态环境修复、环境风险与损害评价、碳排放权交易、绿色认证等新兴环境服务业,建设“互联网+环保产业”集成公共服务平台。以龙泉长安静脉产业园为重点,建强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打造循环型产业生态圈。
同时,成都还将持续推进“散乱污”工业企业整治,着力消除“黑色增长”;加强清洁能源利用战略研究和激励政策体系建设,提升电力、燃气等清洁能源消费比重。
红星新闻记者李彦琴
编辑陈怡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5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