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拍风景名胜,却拍出了最诗意的当代中国
导言:
张克纯,一位屡获国际摄影大奖的80后摄影师。多年来,他扛着一架笨重的林哈夫大画幅相机,骑着一辆折叠自行车,行走于大江南北,荒漠戈壁,拍出了一系列既熟悉又陌生的中国景观,那些平凡而荒远的影像传递着令人窒息的静谧与诗意。
张克纯,《北流活活》之一
最初看到张克纯的作品是这样一幅照片:在一片荒草萋萋的岸边,两人面面相对,一人架着相机居高临下拍摄下方人,远方岸上的烟囱青烟渺渺。
张克纯,《北流活活》之一
另一幅:沙丘岸边,一个人立于水中,天水间一片空寂。
这两张照片源自张克纯的影集《北流活活》。这个词自带古韵,它出自《诗经·卫风》“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活活”一词模拟了滔滔河水流动的声音。
张克纯,《北流活活》之一
时至今日,黄河已经高度符号化,奔涌不息、激情澎湃的黄河水成为了固化的意象。
从年开始,张克纯用三年时间,从山东入海口,经中原腹地,上溯青海黄河源头,拍摄了一系列独特的黄河影像。
张克纯,《北流活活》之一
在张克纯的镜头下,黄河平缓静谧,连波不兴,黄河两岸是空旷无垠的荒滩、废弃的桥塔、荒草蔓生的河滩、绵绵浓烟的工厂、丘陵般的工业渣土堆.、岸边伫立的当地人...张克纯的影像还原了黄河本真的样貌,就如他所说:“它就是一条很真实的河流,没有那么多符号和标签。”
张克纯的《北流活活》获得了法国阿尔勒发现奖,他的创作开始赢得国际声誉,之后张克纯又创作了《山水之间》《中国》《中国风景》等一系列作品,不断纯化自己的视觉影像风格。
张克纯,《北流活活》之一
古老而静止是张克纯影像留给笔者最初的印象,画面似乎弥漫着一层薄雾,物像褪去了尖锐的色彩,呈现出沙黄和烟灰的柔和色调。所有场景的空间场域都非常广阔,大面积留白的天空、河水、河滩、场景里的人有如蝼蚁般微小,衬托出画面空旷苍茫的氛围和天地万物恒久的静默与隐忍。
张克纯,《北流活活》之一
上下四方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张克纯欣赏传统文化中的宏大的时空观,他喜欢清远高旷中国宋元山水画,其中荒原空旷、土地寒瘠的“寒林”意象对张克纯的审美有深远的影响。他喜欢冬季的景观,在他的很多作品中所传递出的肃穆与萧瑟,近似宋元山水画的味道。
张克纯,《北流活活》之一
张克纯拍摄对象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山水美景,往往是文明与自然杂糅交错的地带。他坦言自己的拍摄环境都有人工痕迹,他想反映与时代相关联的事物。他不觉的一截电线、一座楼房、一座现代假山需要回避。在他个性化的影像风格中,那些“假山假景”却拍出了真山真水的味道。
张克纯,《山水之间》之一
张克纯拍摄风格冷静而克制,那些荒野中遗留的人造物或遗弃物,工业化的厂房、废弃的房屋、方阵排列的灯柱、冰上搁置的游船...这些荒败粗粝的人造遗留物,有如自然造物般的伟岸与凝重。张克纯的镜头中经常出现现代工匠仿作的巨大佛头,在粗陋的人工环境中,观者又能感受到它们的庄严与肃穆。这种古与今、人造物与自然环境既荒诞又和谐的并存在一起景观,平静中隐藏着不安,是张克纯影像最令笔者难忘的地方。
年张克纯的作品《在江中的石头上》,照片记录了重庆的东水门大桥,场景中的人物为冬泳爱好者
张克纯的镜头保持着远观的距离,画面中的人如蝼蚁般微小,反衬出自然与人造景观的巨大的体量空间,延伸了深远的意境,这如同传统山水画中的设定。但他们的姿态更值得回味,他们保持静默,伫立、端坐着凝望远方,张克纯在后期甚至将自己置身拍摄场景中,这些似乎象征着人在一个大环境和社会洪流中作为个体的存在,既微不足道又无力挣脱,不喜不怨、孤独自洽仿佛是这个时代人精神的写照。
张克纯,《北流活活》之一
很多人都会认为张克纯的影像是人类对大自然破坏的反讽,但笔者认为张克纯的影像意味远远不止于此,在笔者看来他拍出了中国古老与新时代一以贯之的精神特质,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有多少喧嚣、出现多少莫名的事物,不过如黄河中微细的波澜,最终都消融在广袤静谧的时空宇宙中。
近日,艺术中国记者对张克纯做了独家专访。
艺术中国:你的成名作《北流活活》很惊艳,在我看来有一种古意,又非常陌生,您当初来到黄河是怎样观察和构思的?
张克纯:当时我记得第一个月去山东待了一个月,最初我喜欢美国摄影师埃里克·索斯(AlecSoth)的作品。最近我跟他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有作品同在一个展览中。
埃里克·索斯,《眠于密西西比河畔》,埃里克·索斯在纽约短暂求学之后便回到家乡,他扛着大画幅胶片相机,沿着密西西比河岸记录当地人们的真实生活。
年,他拍过一个系列《眠于密西西比河畔》(sleepingbytheMississippi),这是他在密西西比河畔拍摄的一组照片,在我看来就是美国地景的那种拍摄手法,我在拍黄河之前,就在我周边的岷江拍摄过,我在08年第一次去黄河拍了一些东西,后来就开始做这个项目,用了差不多三年时间。
刚开始我还是比较理想化,想实现一些摄影审美方面的追求,但去实地考察又是一回事。所以从中间我就做了一些调整。另一点,我给自己一些限定,比如我会选择阴天来拍摄,得到一个更平面化的图像。我不想以纪实摄影的方式来创作。我倒不是排斥,我更在意我个人的一个表达方式。
张克纯,《山水之间》之一
张克纯,《山水之间》之一
艺术中国:很多风景摄影师会回避现代元素,觉得它们破坏了自然美感。在你的《北流活活》和《山水》系列中却有很多现代文明痕迹,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张克纯:我的作品里没有纯自然的景观,都是人工改造过的景观。即便我当年拍黄河源头,那里几乎只有山和水,我都保留了电线在画面里。我觉得它们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比较明晰的符号。你在路上行走,很自然就会看到这些我们造出来的东西,没必要去回避它们。
张克纯,《中国》之一
我去藏区拍了两座山,一张是墨石公园,中间的山有点像文人画里的感觉,实际上是当地人把那座山围起来做为公园,画面右上方的山上还刻着墨石公园的印章,实际上它还是一个人造的消费景观。
另外一座山,差不多隔了十几公里,只是略小一点。当地的藏民用马把石头挖回去修房子,它就变成一座矿山,两座山是同样材质,形式也接近,但他们的功能完全不同。所以我即便在藏区,我拍的也不是几万年、几亿年前的洪荒形象,我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