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波推

白癜风治得好吗 http://baidianfeng.39.net/qzzt/bdfnzhm/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同时还提出,要研究制定生态保护补偿条例。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波,在这两句话上重重地画了两道,“有期待,有振奋,更有决心。”

众所周知,生态系统是不可分割的,水、空气等环境因素具有流动性,跨区域联防共管、协调治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同处长江上游的成渝地区,山水相连,水系相互交织,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重要节点,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之年,两地如何协同守牢生态底线?

“建议推动成渝地区跨界河流联防联治,建立川渝跨省常态化生态补偿机制,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王波提到了今年“两会”期间,四川代表团围绕“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这一关键目标以团体名义提交的两份建议。在他看来,加强成渝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不仅是贯彻落实国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要求,也是促进成渝两地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共同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助推成渝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王波

漂亮的成绩单背后,

跨界河流联防联治难在哪?

川渝地脉相连、水系相通、人缘相亲,共处长江上游,境内干流长度占整个长江干流长度的39.37%,肩负着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历史使命。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川渝两省市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携手共护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可以说取得了很显著的进展。”王波“亮”出了最有说服力的一组数据:“十三五”期间特别是年,四川水环境质量创最好水平,“优Ⅲ好水”比例由“十三五”初全国第16位提升到全国第7位,87个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98.9%,较年上升26.4个百分点,国考断面Ⅴ类、劣Ⅴ类全面清零,出川水质全部达到优良标准,岷江流域首次全域达标。特别是府南河黄龙溪断面20年来首次达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漂亮的成绩单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在王波看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内深化跨界河流联防联治,长江、嘉陵江、涪江、渠江出川水质稳定达标,但“十四五”要实现水环境质量达标改善向水生态系统稳定健康转变,四川仍面临问题和挑战,成渝地区之间跨界河流联防联制仍然面临一些问题。“目前,跨界河流水质优良率偏低,有近40%的流域水质在III类以下,其中劣V类水质近10%。王波分析,从跨界河流整治的任务来看,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跨界河流有81条,目前仅开展了铜钵河、濑溪河联合治理试点,任务还很重。更为重要的是,流域联防联控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协同立法、联合执法、信息共享、生态补偿、设施共享等方面交流合作频次不高、深度不够。

未来5年,

川渝携手联防联治81条跨界河流

如何破解这些难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四川代表团提交的《关于推动成渝地区跨界河流联防联治的建议》中有了清晰的思路。

“流域联防联控机制的建立,关键是要强化顶层设计。王波介绍说,在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建议将沱江、嘉陵江、涪江、渠江等跨界河流水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国家“十四五”相关规划,以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为切入点,加快实施成渝地区跨界河流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协同推进重点流域生态廊道建设与水环境治理。由国家来指导成渝地区统筹推动跨界河流综合治理,实现水生态环境保护统一标准、统一目标、统一立法。同时,王波还提到,在这条建议中,还提出由国家层面建立健全成渝地区跨区域、多元化、长效生态补偿机制,先行在琼江、铜钵河、濑溪河等重点小流域开展跨地区生态补偿试点,实现跨界河流整体均衡、局部动态浮动的利益合理分配,构建生态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经济共赢的区域协同保护新格局。

“保护一江清水,成渝地区协作在未来只会变得更加紧密。”对于这一点,王波认为毋庸置疑。就四川而言,在“十四五”期间的治水也将会有一系列新打法。比如,将强化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大保护,借力双城经济圈战略,推动川渝携手做好81条跨界河流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再比如,以打造幸福黄河四川样板为重点,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积极探索农村污水治理新模式,解决厕所和生活污水直排入河等问题。

“具体到今年,四川省将在国、省考断面成倍增加的情况下,力争优良水质比例保持在90%以上,稳定消除劣Ⅴ类国考断面,实现全省主要流域干流全面达标,支流总体改善。”王波还透露,今年四川还将着力推动县级黑臭水体整治、排污口规范治理、重点小流域治理等重点工作,全面开启“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新篇章。

建川渝跨省常态化生态补偿机制

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一区域,以17.6%的长江上游流域面积承载45.5%以上的长江上游人口,也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核心区,不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对整个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研究制定生态保护补偿条例,这让王波感到非常振奋。事实上,“生态补偿”并不是一个新鲜词,近年来川、渝两地积极探索试点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分别实现流域横向生态补偿21个市(州)、33个区(县)全覆盖,签订了长江干流全国首个跨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实现长江流域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新突破。“成渝跨区域生态补偿虽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覆盖空间和领域有限、内容缺乏统筹、补偿方式单一、跨区域协调机制缺失等问题。”王波坦言,这些问题亟需从国家层面加强统筹指导和支持,推动建立健全成渝地区常态化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以便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

这也是另一份四川代表团在《关于建立川渝跨省常态化生态补偿机制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中提及的内容。王波告诉记者,建议国家加大对成渝地区流域生态补偿资金、技术支持,对年在长江干流建起首个跨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川渝两省(市)给予相应奖励资金。同时,在技术上给予川渝跨界流域,特别是共界或几进几出等情况较复杂的跨界小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创新技术指导和政策支持。此外,协调川渝长江干流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完善,推动签订赤水河流域川滇黔生态补偿协议二期,并给予相应的奖金。

成渝地区地处西部,经济总量低于长三角城市群,这也导致其在国家绿色发展基金项目包装、运行成本和吸引社会资本能力上都难与长江中下游省份竞争。王波介绍,面对这一现实状况,建议中还提出,建议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对长江上游地区给予倾斜支持,同时建议国家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关试点示范中给予成渝地区支持。

红星新闻记者李彦琴图据四川省生态环境厅

编辑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2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