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奋进向未来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聚焦成
3月3日,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35页鸿篇聚焦成都,推出重磅封面专题报道《奋进的成都正幸福》,以《空天之远》《陆海之纵》《大运之力》《公园之美》《城市之酷》5个篇章共计3.2万字,展现成都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在经济、生态、文化、治理等方面持续奋斗,不断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该报道推出后,反响热烈。当天,报道同步在新华社客户端发布,一上线阅读量就迅速攀升,不到24小时阅读总量突破千万。
“从屏幕前为谷爱凌加油,到家门口的尖锋旱雪滑雪场,体育不只是在场外加油呐喊,也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天府绿道、家门口的‘社区运动角’等都为我们提供了锻炼身体和释放压力的场所。”市民徐亚倩看完报道后感叹道。
“成都很包容,我很有幸生活在这里,既可以怀旧又可以遥望不羁的未来。”成都某高校老师敖小艺在朋友圈转发留言。
众多读者也都纷纷点赞、留言,为幸福成都喝彩,为共奋进、向未来鼓劲。
优化调整空间产业交通能源四大结构促进绿色低碳探索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公园城市是新时代新发展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全新实践和城市规划建设理论的重大突破,为世界城市面向未来探索可持续发展新形态提供了示范。”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启阳集团董事长王麒表示。
绿色,是成都人幸福的底色。过去,人们总说没吃过火锅不算到过成都。如今,这句话逐渐演变成了没逛过公园就算没到过成都。数据显示,目前成都各类公园总数已达到个,各级绿道累计建成公里,森林总面积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0.3%,年全年锦江流域水质为优。“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名片不断擦亮,去年取得个空气质量优良天,为近10年来最好水平,遥望雪山的天数也达到70天左右。
如今,在“双碳”的大背景下,公园城市建设不仅要颜值,更要注重价值。
在成都,公园的玩法,不仅仅是散步看风景,遛娃、运动、领证……各种新兴业态已在公园、绿道蓬勃生长。成都已打造交子公园、夜游锦江等场景品牌个,生态环境产业年收入突破亿。成都明确提出,要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优化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我们将通过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城市格局,持续优化空间形态。通过构建‘轨道+公交+慢行’的绿色交通体系,营造低碳生活方式,形成集约节约的城市新风尚。积极推动能源供给向低碳化多元化、能源消费向电气化高效化提升,加快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同时,建强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国家生物医药、轨道交通装备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建圈强链’。”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加快建设世界级城市
“在中国交通的未来图景中,成都和重庆将成为立足西部、联通全球的举足轻重的‘第四极’。”在《瞭望东方周刊》报道第二部分,这样描述成都。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不断深入,推动成都正由内陆腹地转变为国家向南向西开放前沿,交通格局正在发生立体式、全方位的巨变。
“呜——”2月26日,辆从欧洲工厂出发的宝马汽车通过中欧班列顺利抵达位于青白江区的成都国际铁路港。几天后,这批车辆被分拨至西部地区各4S店。
通道畅,贸易旺。对此,四川禾晟德进出口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高云飞深有体会:“过去,货物运往欧洲需海运出关,要花30天左右的时间,如今通过搭乘中欧班列,时间缩短了一半,且运费低廉。”
数据显示,年,中欧班列(成渝)总开行量超过列,占全国中欧班列的30%,运输箱量超过40万标箱,回程占比超50%,开行线路已通达欧洲超百个城市。
不仅是陆路枢纽,空中走廊也在加速构筑。去年6月27日,天府国际机场正式投运,成都成为中国大陆第三座拥有双国际枢纽机场的城市。
空天之远、陆海之纵,助推成都迈向国际化大都市。按照党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成都找准历史方位、明晰时代坐标,立足新的发展起点,重整行装再出发,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当好全省主干、走在全国前列,建设世界级城市。
建设世界级城市,成都有优势、有潜力、有信心。6月26日,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将在成都拉开帷幕。作为中国“超级体育年”的下一个聚光点,北京冬奥会之后,全世界目光将投向成都。
增强民生福祉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
“奋进的成都正幸福。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村民对未来美好生活更有盼头、更有信心。”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岷江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陶勋花表示。
“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年,成都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重点项目个,建成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个,完成个老旧小区、户棚户区、户城中村改造,创新导入“信托制物业”破解居民小区物管服务难题;新建和改扩建的幼儿园中小学80所,新增学位10.39万个;医院15家,基本医保覆盖万人;新建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22个,新增普惠性养老床位张;建成个儿童友好场景;加快构建“轨道+公交+慢行”绿色便民交通出行体系,打通市域“断头路”48条。
今年,成都将以“建好幸福城、提升幸福感”为主线,把为民造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一批市民群众急难愁盼事。在充分问需、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建议基础上,将统筹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重点项目个,总投资.3亿元。
记者刘飞责任编辑何齐铁编辑刘永豪校对王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