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价之宝历代文人骚客为鬼城丰都留下的不
鬼城丰都坐落于长江北岸,风景秀丽。在古代“蜀道难于上青天”的背景下,乘船下川江、出三峡是当时进出巴蜀最为快捷便利的交通方式。而丰都也就成了诸多文人墨客的必经之地,他们也为丰都留下了灿烂的文化瑰宝。乾元二年(公元年),诗仙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遇大赦,途中路过丰都时为丰都名山留下了“下笑世上士,沉魂北罗酆”的佳句。山上道士仿造李白笔迹在进出名山两旁的石柱上镌刻了下来。可惜随着历史变迁遭到了破坏,实为丰都憾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名山正门唐末著名诗人李商隐在丰都为好友李蔚做了一首诗。
“万古商于地,凭君泣路歧。
固难寻绮季,可得信张仪。
雨气燕先觉,叶阴蝉遂知。
望乡尤忌晚,山小更参差。”
唐末五代诗人杜光庭为丰都留下了《题仙都观》往岁真人朝玉皇,四真三代住繁阳。
初开九鼎丹华熟,继蹑五云天路长。
烟锁翠岚迷旧隐,池凝寒镜秋光。
时通白鹿岩前后,应许潜通不死乡。
宋仁宗嘉佑四年(公元年),苏轼携父苏洵及弟苏辙去汴京途中路过丰都,在丰都双桂山居住了一段时间,留下了“双桂飘香,白鹿夜鸣”的佳话。写下了两首《题平都山》一、足蹑平都古洞天,
此身不觉到云间。
抬眸回顾乾坤阔,日月星辰任我攀。
二、
平都天下古名山,
自信山中岁月闲。
午梦任随鸠唤觉,
早朝又听鹿催班。
正是苏东坡这首诗,平都山才改名名山。双桂山山上至今还留存有“三苏祠”“白鹿夜鸣”等景点。
丰都三苏祠三苏雕像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游览丰都后留下了《平都人》一诗。
名山近江步,蜡屐得修行。
奔鹿冲人过,藏丹彻夜明。
唐碑多段蚀,梁殿半欹倾。
洞口云常涌,檐牙柏再荣。
行逢负笼客,卧听送船声。
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也为丰都留下了长诗《平都观》神仙得者王方平,谁其继之阴长生。石炉丹气常夜明,宠光万柏森千龄。峡山逼仄岷江萦,洞宫福地古所铭。云有北阴神帝庭,太阴黑簿囚鬼灵。自从仙都启岩扃,明霞流电飞阳晶。晖景下堕铄九冰,塞绝苦道升无形。至今台殿栖竛竮,隋圬唐垩留丹青。十仙怪奇溪女清,瑶池仙伏纷娉婷,琅璈赴节锵欲鸣。我来秋暑如炊蒸,汗流呀气扶枯藤。摩挲众迹不暇评,聊记梗概知吾曾。
还有许多文人墨客、高僧为丰都鬼城留下了诗作。如破山禅师–海明、闫刚等等。丰都圣贤祠著名长联“时不拘今古,先成圣,后成圣,风动四方,孰先孰后,立功立得立言,皆古之贤也,运无论降生,见而知,闻而知,道原一贯,可步可趋,不忧不惑不惧,何有于我哉。”这些都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瑰宝。
白鹿夜鸣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7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