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晚清张柏林地质考察团镜头下的中国

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http://m.39.net/disease/a_5972056.html

一张照片,一段历史。

我们之前讲过张柏林考察团,是美国石油大亨约翰·洛克菲勒资助来中国进行考察的。他们主要是从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等进行考察,因此拍摄了晚清时期广东、广西、香港、上海、南京、四川、河南、河北、山西、北京、辽宁等地的社会人文和地理风貌的一些影像,真实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活。

年1月4日,托马斯·张柏林父子从美国芝加哥启程,在旧金山搭乘西伯利亚号邮轮,经行夏威夷和日本,于年2月2日抵达中国上海,在中国前后共计四个多月。

这些日记和照片目前均保存在美国比洛特学院档案馆。

这是年2月28日,罗林一行到了江苏南通段的长江上。可以看到江上有两艘船,几个船工正看着摄像头的方向。江边依江而建一些房屋,住的人家还不少。。

罗林他们在南通段的江面上,还拍到了很多木船扯起风帆在行驶的画面。远处的山连绵起伏,清晰可见。

这是罗林一行到了顺庆府(南充)嘉陵江北岸,这里可以看到一座塔,非常多层,比较有特色,塔身是白的,塔顶似乎已经长了一些杂草。猜测这里可能是一座废弃了的古塔,不知道现在是否存世。

这是罗林一行从蓬溪到遂宁太和镇途中。中途休息的时候,考察团在槐花铺吃午饭。镜头里人还是挺多的,有一个中年男人望向了罗林,所以他的样貌也得以被记录下来。

这是罗林一行在四川的旅行,他们参观了都江堰和二王庙。这是二王庙大殿,大殿上挂着三个牌匾。

之前说过罗林一行是外国考察团,所以通常去到一个地方都会有当地的士兵护送。画面中这几位站在房船旁就是护送的新津县士兵,旁边还有几个百姓在围观。

这是罗林一行到了岷江,岷江上是当地的渔民正在使用鸬鹚捕鱼。

鸬鹚是一种比较擅长游泳和潜水的鸟类。因捕鱼本领高超,而且自带带钩的嘴,自古就被人们驯养用来捕鱼。在中国云南、广西、湖南等地,经常有人驯养鸬鹚捕鱼。

一般狭长的小船上伫立着几只或十多人工训练过的鸬鹚(俗名鱼鹰、水老鸭),渔民将小船划到鱼多处,船上一排排鸬鹚离船飞出,一会潜入水中,一会又浮上水面,帮助渔民捕鱼。

渔民一般训练它们捕鱼是在口里发出特别的叫声,将鸬鹚叫回岸上来,再用小鱼喂给它吃。吃过以后,再赶到水里去,叫它去捕鱼,长此以往,形成了它们帮助捕鱼,听人指挥的习惯。

这是罗林一行从张家口沿着张库古道前往蒙古高原。在路上遇到了一支运输队,罗林将他们拍摄了下来。根据罗林留下来的照片,在荒凉的大道上,他们遇到了很多商贸往来的队伍。

参考资料:

赵正阶.《中国鸟类志》上卷(非雀形目):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年6月:87-88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23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