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境兴城治水九里堤封面新闻
九里堤遗址王旻轩摄
王旻轩
一部成都水利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部成都文明史。
九里堤,本名縻枣堰,为李冰穿两江(内江、外江)到改府河的重要节点,源起秦代、成于唐末、兴在两宋、困落明清。明代,因堤长九里而得名,后因诸葛亮在蜀地的影响,被误认为诸葛亮所建,又称“诸葛堤”。直至年代,仍存有30多米长的土埂。年,九里堤被列为成都文物保护名录,年,重建九里堤遗址公园和诸葛庙。而今,堤坝已不存,只留地名。九里堤诸葛庙棚户区也进入拆迁改造日程,成为诸葛庙科创湾的组成部分。
九里堤,源起李冰治水都江堰
在农业社会里,人们最关心的是除水害和兴水利。古蜀国都城三次迁址,即从郫都迁到新都、广都(今双流华阳镇附近)、成都,都是随着大禹、开明治水重点转移优选的结果。据《禹贡》记载:“岷山导江,东别为沱”《水经注·江水》则记载:“江水又东别为沱,开明之所凿也”。而成都城市的第一次兴起,则与蜀守李冰领导西蜀各族兴建都江堰系统工程密不可分,以此开启成都社会经济的繁荣。
秦灭蜀后,张仪、张若筑成都城。秦把蜀地作为支撑其统一六国的大后方,兴修水利,发展水运,秦昭王五十一年(前年),蜀郡守李冰主持兴建都江堰,在成都城西北外则开郫江(内江)、检江(流江、外江),把成都平原上散乱的区间河流整治成两条骨干水道,并引入丰富的岷江水源,形成“两江并流”之势,成为都江堰系统工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汉司马迁《史记·河渠书》记载:“于蜀,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享其利。”
李冰治水,使成都平原形成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成为中国几次统一战争的战略基地。同时,由于水运便利,沿岸人口增加,出现了许多码头、锦官城、车官城等,“两江”构建了一水通天下的黄金水道,沟通了西部与东部的联系,使成都经济得到繁荣发展,在汉代已经与临淄、邯郸、洛阳、宛等并列全国五大名城。二江美景亦成为历代诗人咏赞的对象。唐朝李白《登锦城散花楼》诗云: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九里堤,成于高骈扩城改郫江
唐朝时期,成都周边最复杂的民族关系就是与南诏、吐蕃的关系,特别是南诏统一洱河地区后,并没有帮助唐朝对抗吐蕃,而是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天宝战争后,公元年,南诏奉唐朝为正朔。但好景不长,年开始,南诏袭扰成都,抢掠去大量能工巧匠和珍奇货物。年南诏又两次进逼成都。年唐僖宗李儇继位,任命镇守安南颇有建树的名将之后高骈为检校司空,兼成都尹,后又成为西川节度使。高骈直接面临着严峻的安全防卫形势。他很快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扩城开河!
縻枣堰示意图
年,唐僖宗同意了高骈的主张。当年8月全面动工,高骈命令僧人景仙做规划设计。整个工程包括扩城池、筑城墙、堰縻枣、改郫江四个步骤。城筑起后,防御能力大增。高骈又在郫江上游修筑一个导流堤,即后来九里堤。高骈废除了李冰治水时郫江经九里堤以下直接南流河段,从九里堤改道郫江,使河水沿城北东行,在城东又折向南,成“┓”形,在城东南角与检江相会,流入岷江,形成成都城区,北、东、南三面临水的格局;又汇集西北流来的水,在西城垣前开凿了另一个关键性工程—“西壕”,在城外形成深堑大河环绕的护城河。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先生在《成都街巷志》记载,西壕大致为今天的饮马河、西郊河。饮马河即由沱江分出的瓦官河及马河汇集而成,清代满蒙旗兵常到这里饮马而得名;西郊河为犀牛河一段。自此,“两江抱城”已成,其派生出的一些规模较小支流,横贯东西穿城而过,构筑了城市水利设施完整的河湖水系,形成了成都历史上最佳生态环境和最美生活空间,使其跃升为“扬一益二”全国性中心城市,创造了第二次城市文明的辉煌,至今依然影响并成就着这座“音乐之都、休闲之都”。
九里堤,兴在两宋名臣治水患
五代末至北宋初年,成都城市不仅经历了朝代更迭战争的洗礼,而且还因正处于暴雨洪水多发周期,城市水利设施频遭水患损坏。九里堤,作为郫江进入城区的重要水利工程节点年久失修,垮岸淤漕,已丧失了防洪、导流等功能,一遇暴雨就水灌西门,城区被淹,尤以年和年两次大水危害最大。宋张唐英《蜀梼杌》记载:“后蜀十五年六月朔日,蜀后主宴教坊,俳优作二龙斗。须叟,天昏地暗,大雨雹。明日,灌口奏岷江大涨,锁孽龙处铁柱频撼,其夕,大水淹城,坏延秋门,水深丈余,溺数千家。”
九里堤遗址王旻轩摄
两宋时期,入蜀为官者莫不把整修水利、整治城市水系作为为官利民的主要举措,刘熙古、文彦博、吕大防、王觌、度旦、席益等历任太守疏浚和整修河道对今天形成成都“内外两江,四大干渠,十八沟脉”河湖水系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就治水九里堤而言,有文献记载的,以刘熙古功绩最大,重建高骈所筑縻枣堰,基本解决了北宋时期的水患问题;以文彦博修筑縻枣堰工程量最大,打造百年水利工程;以范成大修建縻枣堰最美,成城外游览观光胜地;其他历任地方官吏再无需解决縻枣堰泛滥问题,城区水患治理基本仅以疏通渠道为主。整体而言,两宋仍保持着唐代城市水利的辉煌,继续把相隔万里的益扬二州连接起来,犹如岑参诗云:“成都与淮扬,相去万里地。沧江东流疾,帆去如鸟翅。”成都蜀锦业鼎盛,产品远销全国及海外,扬州“蜀锦红船重”的盛景。
九里堤,困落明清误归诸葛
縻枣堰的归属,其实是毋容置疑的。其因在李冰治水,形成“两江并流”之势,其果为高骈建堰改道郫江,形成“两江抱城”之局,功用发挥最大为两宋时期,成都城池防洪、商业发展都依赖于环城两江。但是,宋末元初战乱使成都城池毁灭、人口锐减、城市水系遭到重创。虽然元明清三代政权稳固后,对成都城市和水系进行改造和修整,但是随着中国政治中心向北方转移,成都商业地位下降,成都的城市辉煌已经很难重回唐宋时代的最佳境界了。九里堤也因此年久失修,功能逐步退化,明朝时堤长仅余9里,时人开始把縻枣堰称为九里堤了。
也就在明朝,随着与一部奇书《三国演义》的走红,诸葛亮在蜀地影响极大,明朝人误认为九里堤是诸葛亮所修,又称“诸葛堤”。诸葛亮筑九里堤一说最早出现在明代正德《四川志》,嘉靖《成都府志》、天启《成都府志》及清代康熙《成都府志·山川》皆谓縻枣堰诸葛亮所筑。嘉靖《成都府志》记载,“九里堤在成都西北隅,其地洼下,三国蜀汉诸葛武侯筑九里堤,以防冲啮。”这些新的历史认知,可以说是后代官方与民间对蜀汉政权和蜀丞相诸葛亮形象达成的一种共识,其中不乏对本土文化和历史的重新确认与美化,而随着历史的演进,这种寄托了美好愿望的附会与演绎,本身也成了历史的一部分。
从李冰治水到两江环抱,从縻枣堰到九里堤,历史跨过了多年。这个古老的堰堤在成都治水兴城的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成都这座“因水而兴”的都会,从年以府南河综合整治为先导,揭开了再造“活水成都”的序幕,直至今日还坚持不懈地行走在“国家中心城市”的复兴路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452.html